English

开封千年伊始创纪录

2000-01-18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先琴 我有话说

开封是一座知名度极高的城市,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。从战国时期至北宋,有7个朝代在此建都,留下了龙亭、铁塔、相国寺、清明上河图等灿烂的文物古迹。在“旅游热”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时,“古汴梁”展现了新容。

开封人没有坐失良机。新千年伊始,开封就争取成为了国家旅游局“神州世纪游”的定点城市。1月1日凌晨,新千年钟声敲过,国家、省旅游局和开封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世纪庆典活动就拉开了序幕,两天时间,创下了历史同期接待游客人数的最高纪录。

一批批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而来。日前,记者驱车穿过京珠高速公路,掠过占地260亩、全省最大的绿地广场——金明广场,沿宽阔的大梁路东行,便进入古开封城大梁门。高墙城楼之内,只见连接市内各个景点的道路整洁宽敞,景区内古风犹存,商业区一派繁华。入夜,千万盏华灯与随处可见的鲜花相映交辉。甭说远道客人,只需近半小时路程的郑州人,也纷纷结伴而来,交流着惊喜的目光:“开封变了!”

此话十分确切,仅仅是几年前,开封在人们印象中,还是一个因历史得名,因历史犯愁的城市。谁都知道,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,而20世纪90年代开封的决策者们,却面对一幅经过几千年反复涂抹的城市,特别是在居民较为集中的老城区,街道没有任何配套设施,店铺拥挤不堪,为了对付无法治理的交通,开封人竟被逼出一套独一无二的时间表,学校7点半上课,企业8点开工,机关部门8点半上班。几年前国家旅游局一位负责人前来考察,兴致勃勃游遍古汴梁景点后,不失幽默地批评道:“开封的景点都很好,可总不能让游客到景点再睁开眼睛吧!”

与景点分散的旅游城市不同,开封的城市形象几乎就是景点本身——最重要的五、六个景点,集中聚集在不到10平方公里的地方,最近的两个景点距离不到2公里。旅游讲究的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六大要素,如此集中地在同一个空间,除开封并不多见。裸露的开封必须面对审视的眼睛,开封要发展首先要对得起这些眼睛。然而在1993年,开封市国民生产总值比全省平均水平还低5.2个百分点。工业总值、农业总值、人均收入,哪一项在全省都榜上无名。城市之花怎么滋养?

正如当时上任的市委书记梁绪兴所言,开封在世纪末面临两个选择,一种是从整个困难形势考虑,顺其自然的向前走,风险小,难度小,发展慢;一种是“敢”字当头,在困难中开拓,求得较快发展,摆脱多年的徘徊。他们选择了后者。

开封的决策者们清醒认识到,仅靠政府投入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,他们制订了科学的“争”“收”“集”“引”“带”五字筹资方法。

即充分发挥开封知名度高的优势,抓住国家投资重点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,争取国家、省的投资;二是加强对各项税收及城市建设各项费用的收管;三是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,集资搞建设;四是敢于举债建设,多方引进资金;五是充分利用土地级差原理,有偿使用,以路带房,以房带路。

政策策略决定之后,干部是决定的因素。在开封,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,又一次为人们的精神充电,这就是从开封兰考县大地上传扬出的焦裕禄精神。现任市委书记梁绪兴上任后,在当地报纸上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标题是《焦裕禄精神长青》,发出的第一份红头文件是《中共开封市委关于在全市干部中深入开展弘扬焦裕禄精神,做人民忠实公仆活动的决定》,与之对应的是,全市每年都要从正科级以上干部中评选出“十佳公仆”,大张旗鼓地宣传当代焦裕禄精神。

当年焦裕禄面对兰考大地上的“三害”,发出的“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”的气概,在开封的城建攻坚战中,被发挥到了一种极至。市公用局党委书记、局长瞿建生为了使市区基础建设得到改善,除了组织设计施工,筹措资金,还坚持每天到重点工程现场指导检查。施工适逢阴雨天气,瞿建生到现场二话不说,跳进泥水里和技术人员一起干,结果,两年就拿下了影响市区形象和居民生活的四项大工程,荣获建设部的表彰;龙亭区是开封旅游景点较为集中的地区,环卫工作尤其重要,该区环卫局局长杨淑萍,查出了影响环境的垃圾死角,连续4天4夜亲自驾车30多趟,带领职工清理,使全区面貌焕然一新,自己却累倒住进了医院。

短短5年,开封改造拓宽主要干道54条,城区道路增加763万平方米,老城街道改造高延143公里,同时还修建了310万平方米的临街房舍。市委市政府“开发西区,美化老区,完善东区”的规划蓝图如期实现,开封的“古老”与年轻同时吸引着人们的目光。去年的统计数字表明,接待国内外游客比同期增长123%,旅游收入增长84%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